傳動滾筒作為帶式輸送機等連續輸送設備的核心驅動部件,其運行狀態直接關系到整個生產系統的穩定與效率。過載是傳動滾筒常見的故障之一,不僅會引發設備停機,更可能導致滾筒損壞、輸送帶磨損甚至電機燒毀等嚴重后果。因此,準確判斷傳動滾筒是否過載,是設備日常維護和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。
一、理解過載的成因
傳動滾筒的過載,本質上是其實際負載轉矩超過了自身的設計傳動能力。這通常由以下幾方面原因引起:
1.物料負載過大:輸送的物料量瞬時或持續超過設計容量,導致輸送帶運行阻力大增,傳遞給滾筒的負載隨之升高。
2.運行阻力增加:例如,輸送帶張緊過度、托輥損壞不轉、滾筒軸承潤滑不良、積雪或積料卡滯等,都會使系統運行摩擦力變大,從而加大滾筒負荷。
3.驅動系統問題:電機與滾筒之間的傳動比不匹配,或電機本身輸出異常,也可能導致滾筒在非正常工況下運行。
二、判斷過載的實用方法
判斷傳動滾筒是否過載,需要結合觀察、聽診、觸摸和數據分析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診斷。
1.直觀觀察與運行狀態分析
-輸送帶打滑:這是直觀的標志之一。當傳動滾筒輸出的驅動力無法克服運行阻力時,滾筒與輸送帶之間就會發生相對滑動,即打滑。通常伴有異響和橡膠燒焦的氣味。
-設備運行速度下降:在電機頻率不變的情況下,若整個輸送線運行速度明顯變慢、啟停困難,很有可能是負載過大,滾筒“拉不動”了。
-異常振動:過載的滾筒在運行時可能表現出比平時更劇烈的振動,這源于不均衡的巨大負載。
2.感官檢查法
-觸摸溫度: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用手背短暫觸碰滾筒附近的軸承座或滾筒表面(注意防燙)。過載會導致摩擦生熱加劇,軸承溫度和滾筒表面溫度顯著升高。若燙手無法停留,則過載風險很高。
-聽辨聲音:過載時,傳動系統通常會發出沉悶、吃力的轟鳴聲。若伴隨軸承發出的尖銳摩擦聲或周期性的撞擊聲,則表明軸承可能因長期過載而損壞。
3.儀器檢測與數據分析
這是準確、科學的判斷方法。
-電流監測:傳動滾筒由電機驅動,電機的工作電流是其負載直接的反映。安裝電流表或利用控制系統的電流監測功能,實時觀察電機運行電流。若電流值持續接近或超過電機的額定電流,即可判定為過載。這是判斷電氣過載的核心依據。
-扭矩測量:對于重要設備,可以安裝扭矩傳感器直接測量傳動軸的實時扭矩,與滾筒的額定扭矩進行對比,判斷是否處于機械過載狀態。
-紅外測溫儀檢測:使用紅外測溫儀非接觸式地測量軸承、滾筒等關鍵部位的溫度,建立正常運行時的溫度基線,一旦發現溫度異常升高,即可預警潛在的過載問題。
4.定期維護與記錄對比
建立設備運行檔案,定期記錄電流、溫度、振動等數據。通過縱向對比歷史數據,可以及時發現負載緩慢增加的長期趨勢,防患于未然。
準確判斷傳動滾筒是否過載,是保障輸送系統穩定運行的重要前提。通過實時監測電機電流、觀察滾筒表面溫度、留意皮帶運行狀態以及分析設備振動與噪聲等綜合手段,能夠及時發現過載隱患。一旦發現過載跡象,應立即停機檢查,排查負載異常原因并調整運行參數。同時,定期維護與保養傳動滾筒,合理控制負載,可有效預防過載發生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,確保工業生產的有效與安全。